氨燃料船舶技术–A股新赛道、氨燃料概念股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

2025年6月28日,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这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航运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全新路径。

氨是当前化学工业一大重要原料,由于其高能量密度,以及不含碳元素、完全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的特性,氨燃料应用潜力巨大,被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

氨燃料,即氨气(NH3)作为燃料使用。氨是一种可燃性富氢化合物,不含碳,完全反应时产生水和氮气,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生产国之一,氨的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氨燃料在中国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在氨燃料动力船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为氨燃料的市场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首航的“氨晖号”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

与旗下的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搭载一台200kW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2台100kW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额定航速为10节。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氢能源和氨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殿武介绍,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团队攻克了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技术、纯氨燃料持续燃烧技术、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技术、氢氨混合气体燃料在气体内燃机高效燃烧及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制了纯氨燃料燃烧器、多型号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装置等系统装备。此次下水试验实现了纯氨燃料的稳定充分燃烧、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和氮氧化物的有效控制等预期目标,充分验证了氨氢融合燃料未来可推广应用到海洋运输、陆上交通、工业和生活锅炉以及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表示,纯氨动力示范船的成功运行,对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水上交通能源体系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未来纯氨内燃机发电机组如果能达到兆瓦级,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意义重大。

氨燃料船舶技术突破标志着航运业零碳转型进入新阶段,长期投资应聚焦核心技术攻关、订单承接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结合“氨晖号”首航成功的技术突破和行业趋势,以下方向的股票具备利好的投资价值:

一、核心船舶制造企业:订单驱动业绩增长

  1. 中船防务(600685.SH)

  核心优势:国内氨燃料船舶建造龙头,承接了首单氨双燃料气体运输船订单。

  订单与技术:

  2024年签订3艘25,000方氨双燃料LPG/液氨运输船(首制船2026年交付);

  同年新增4艘41,000方同类型船(首制船2027年交付),均属高附加值订单;

  生产排期已至2029年,预留产能承接插单需求。

  目标市场:中型气体运输船全球份额领先,受益于氨燃料运输需求爆发。

  2. 中国重工(601989.SH)

  核心优势:子公司北海造船专注大型氨燃料预留船舶。

  订单与技术:

  批量承接4艘氨燃料预留VLCC(超大型油轮);

  2024年为日本商船三井建造3艘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

  研发的18,000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获船级社认证,布局氨燃料补给网络。

  3.中国船舶(600150.SH),公司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完成氨燃料作为推进动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完成氨双燃料散货船开发设计,满足未来碳排放控制要求;子公司中船澄西加速推进自研船型优化迭代,进一步丰富了8.88万吨散货船型甲醇、氨燃料等绿色船舶方案。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中船防务控股、中国船舶参股的黄埔文冲,正在申请发明专利“一种氨燃料双壁管外层空间液相填充系统”。

  4.江龙船艇(300589.SZ)

  是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船艇领域的企业之一。其新能源船艇的主要形式包括电池动力(如锂电池、燃料电池)、替代燃料(如LNG、甲醇、氨、氢)、风能、核能以及混合动力(柴电)等。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多艘新能源船艇正在建设中。

  5.天海防务(300008.SZ)

  公司深度探索甲醇、氨、氢、电池等新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相应的技术积累和应用成果。船海工程方面,公司2025年将在LNG船舶、甲醇、氨、电动船舶等绿色低碳船型上加大投入。

  ⚙️ 二、动力系统与核心技术供应商: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

  1. 中国动力(600482.SH)

  核心优势:国内船用氨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导者。

  技术突破:

  2024年实现氨燃料低速机批量接单,产能预计2026年翻倍;

  旗下中船动力研究院申请多项氨燃料燃烧控制专利;

  参与全球首台MAN氨燃料主机制造,切入国际供应链。

  市场空间:氨燃料主机是船舶动力系统核心,技术替代需求迫切。

  2. 中集安瑞科(03899.HK)

  核心优势:液氨运输船制造及燃料储运技术领先。

  订单进展:

  2025年5月获欧洲船东2+2艘4万立方米LPG/液氨运输船订单,采用LPG双燃料推进(兼容氨燃料);

  船型设计兼顾减排与燃料灵活性,适配未来氨燃料改造需求。

  产业链协同:中集集团(02039.HK)参股船厂设计氨燃料预留集装箱船,形成技术联动。

  三、配套材料与设备企业:受益于氨燃料基础设施扩张

  1. 鞍钢股份(000898.SZ)

  核心优势:国内首家量产船用氨燃料罐低温钢的企业。

  技术突破:

  2025年完成1,200吨氨燃料罐用正火低温钢供货,填补国内空白;

  产品通过船级社认证,直接配套中集太平洋海工的氨动力船舶订单。

  需求前景:每艘氨燃料船需专用储罐,低温钢需求随船舶订单增长放量。

  四、产业生态拓展企业:技术应用场景多元化

  1. 中集集团(02039.HK)

  核心优势:船舶设计+制造+金融一体化服务商。

  战略布局:

  旗下ORIC设计院研发115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预留氨燃料改造接口;

  与地中海航运(MSC)合作紧密,订单锁定至2026年。

  长期逻辑:“氨预留”设计成为行业主流,占据绿色船舶升级先机。

  五、其它相关氨概念股

  华锦股份

  该公司作为液氨概念股之一,其业务可能涉及与绿氨相关的领域。虽然直接提及绿氨的信息可能较少,但其在化工行业的深厚背景和液氨产品的生产经验,为其未来在绿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司尔特

  司尔特具备年产商品液氨4.5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其业务还涵盖了碳铵的生产和销售,碳铵也是一种含氨的化肥产品。

  汉威科技

  汉威科技在传感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气体传感器产品能够检测包括氨气在内的多种气体。随着绿氨产业的兴起,对氨气检测的需求可能会增加,从而为公司带来市场机遇。此外,汉威科技在传感器和智能仪器仪表方面的技术积累,也可能为其在绿氨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提供支持。

  和远气体

  和远气体作为一家气体供应商,其业务可能涉及氨气的生产和销售。随着绿氨产业的发展,和远气体有望通过拓展绿氨相关业务来实现业绩增长。

  正帆科技

  正帆科技是行业内少数能够全方位覆盖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全流程服务并辅以高纯特种气体业务的创新型企业。其产品包括氨气等特种气体,且具备合成、提纯等工艺能力。在绿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正帆科技有望通过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布局来抓住市场机遇。

  川能动力

  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81%,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20年的3.56%,最高为2016年的47.26%。 四川省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肥料、基本化学原料、有机化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大宗商品的国内贸易。

  亿利洁能

  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2.6%,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16年的1.78%,最高为2018年的3.42%。 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内蒙古亿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由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

  新化股份

  从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五年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8.41%,过去五年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为2019年的6.44%,最高为2018年的11.51%。 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67年,前身为国营新安江化肥厂,1997年改制成立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改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泸天化

  公司拥有合成氨、尿素产业链,硝酸、硝铵产业链,甲醇产业链、油脂化工产业链等四条产业链,具有产品调整灵活、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以及产业横向整合、纵向延伸的优势。

  五、长期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 核心机遇

  政策驱动:中国“双碳”目标下,绿色船舶补贴及碳排放法规趋严,氨燃料技术获政策倾斜。

  -市场空间:国际能源署预测,2050年氨燃料将占航运能源需求的45%;当前全球氨燃料船舶订单仅27艘,“氨预留”船舶达348艘,增量市场明确。

  技术外溢:氨燃料技术可拓展至陆上交通、燃料电池等领域,想象空间广阔。

  ⚠️ 风险提示

  1. 技术成熟度:氨燃料点火难、腐蚀性强等问题需持续优化,兆瓦级发动机商用仍待验证;

  2. 基础设施滞后:全球氨燃料加注网络尚未建成,制约船舶运营效率;

  3. 订单波动性:船企当前高排产依赖政策红利,需关注后续新签订单增速。

  总结

  长期配置建议: 优先选择 中船防务(600685)、中国动力(600482),二者分别占据船舶制造与动力系统核心环节,订单可见性强且技术壁垒高;

  配套领域关注 鞍钢股份(000898),受益于氨燃料储罐刚性需求;

  港股可布局 中集安瑞科(03899),切入欧洲液氨运输船市场,兼具订单弹性与国际化潜力。

  氨燃料船舶赛道处于爆发前夜,技术突破+政策催化+订单放量形成三重驱动,头部企业有望复制LNG船舶的成长路径,未来3-5年成长确定性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头像

พอกันที ท่ามิชชันนารีสุดเชย ถึงเวลาพลิกจุดให้ปลุกเร้า3年前0

Hello there!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your blog! We are a team of volunteers and starting a new project in a community in the same niche. Your blog provided us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work on. You have done a marvellous job!
头像

หลังจากนั้นค่อย ๆ เอาขาลง ทีนี้ก็เริ่มประกอบกิจกรรมอย่างเข้ากันดีได้เลย3年前0

Hi there to every body, it's my first go to see of this weblog; this web site includes awesome and actually excellent data designed for readers.
头像

situs judi online indonesia terpercaya3年前0

bookmarked!!, I really like your blog!